汽车历史闲聊 - 百年福特家族的兴衰
19世纪末,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深一步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个年代的美国底特律,由于身处五大湖水路的枢纽位置,汇集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工业人才,趁此机会顺利腾飞,用石油和钢铁燃烧铸成了世界第一的汽车城。而此时底特律一家机械公司的众多学徒中,有一名叫做亨利的年轻人。也许现在谁都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年轻人在将来带动了底特律工业的进步,并一手创建了如今依然站在世界顶端的家族企业——福特汽车公司,他的全名叫做亨利·福特。
美国工业之父——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1863年出生于底特律附近迪尔伯恩市的一处农庄,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对农事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从小就在机械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在13岁时他收到了一块手表,这成了他雕琢机械技能的第一块试验田。与其他许多孩子一样,他把这块表大卸八块;但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他还能把这块表装好。15岁时,他亲手造了一台内燃机。后来遭遇了母亲去世的变故,亨利对自己的家乡已经无所留恋,1879年,时年16岁的他步行去了十几公里外的底特律,投身到了如火如荼的工业热潮中。学习能力极强的他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学徒生活,并成长为了一名专业的工程师。
不过亨利的梦想远远不止做一辈子的打工者,1903年他与朋友合伙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五年之后,亨利亲自研发制造出了福特公司历史上第一个著名品牌——“T型车”。“T型车”刚刚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款车在参加的多项比赛中都摘得了桂冠,知名度也越来越高。1913年,身为管理者的亨利绞尽脑汁,终于将流水线生产引入了工厂。这是流水线式生产第一次登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舞台,以其高效率,高工资,低成本的多方面优势,对当时的美国工业界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颠覆和创新,也使得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了全美最强的生产力。“T型车”与流水线式生产的结合带来的成果就是,在191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美国当时有一半的汽车都是福特“T型车”。当时“T型车”的颜色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对此亨利·福特的解释是黑色油漆干燥地快,可以在落地之后最快的时间内被卖出去。这种风格也体现了亨利强硬的经营手段,而这一设计也被保持到了1927年,截至那时福特公司一共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这一世界生产记录直到45年后才被打破。
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
亨利·福特的铁腕经营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弊端也在多年后显露了出来。在亨利将公司总裁的位置让给了他的儿子埃德塞尔·福特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开始逐渐走下神坛。虽然埃德塞尔成为了公司名义上的一把手,但谁都清楚此时的亨利依然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尤其是在一战结束之后,亨利斥重资买回了在其他股东手里的公司所有股份,从此福特公司彻底成为了仅属于福特家族独有的财产。亨利·福特开始利用自己绝对的权力指挥公司,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福特公司的产品已经不再最受民众的欢迎,而通用公司则已经开始占据更多的市场。但是越来越固执的亨利依然继续着自己的统治,怀有创新精神的埃德塞尔却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
清一色生产“T型车”的福特流水线
最终通用公司登上了美国汽车销量榜的榜首,埃德塞尔·福特也因为多年来的压抑英年早逝。儿子的去世对于年近八旬的亨利·福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向身体状况良好的他迅速苍老了不少。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福特公司还承担着为美国制造军工设备的重任。此时的亨利·福特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继续带领福特公司前进,他从军队召回了正在服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把自己手中的所有权力都交给了他。
当28岁的小亨利接过自己祖父手中的接力棒时,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但是低效的公司。不过年轻的小亨利却拥有和自己祖父年轻时一样果断的执行力,他在上任后亲自到办公室开除了许多出工不出力的老员工,并且亲自到流水线车间对工人们进行演讲。在他的号召下,福特公司内部很快又形成了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并吸引了许多外来的专业人士加盟。重新跟上时代潮流的福特公司很快又夺回了曾经属于他们的美国市场。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每年夏天都会在法国举办的一项赛事,要求每位车队派出三位车手,驾驶一台赛车,进行连续24小时的竞赛,它被称为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之一。然而能够获得勒芒耐力赛的冠军,对于任何一家车队及其所属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份莫大的荣誉。时间来到20世纪60年代,亨利·福特二世决心走出美国,开辟全球市场。他把目光放在了著名的勒芒耐力赛上,当时的赛事冠军常年被意大利汽车巨头法拉利所垄断。有着“欧洲红魔”之称的法拉利当时已经是世界知名汽车品牌,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法拉利内部却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于是1963年福特公司试图收购危机中的法拉利,却在交易即将成行之际遭到了法拉利总裁恩佐·法拉利的反悔拒绝以及羞辱。他对亨利·福特二世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
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
愤怒的亨利·福特二世决定自己组建车队在勒芒耐力赛中击败法拉利。当时的福特公司在赛车项目上却是一片空白,要从头做起可谓难度巨大。但是因为小亨利对设计师们下达的死命令,所有员工只能全力以赴。在此期间天才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来到了福特公司,他们全面改进了福特“GT40”赛车,重塑了赛车的进气和排气系统,优化了车身结构以降低风阻系数,并且研发出了足以达到每分钟7000转的最新发动机。终于在1966年的勒芒赛事中,福特以“GT40”赛车参赛并包揽前三名,彻底击败了法拉利的统治地位,迈尔斯也亲自驾驶赛车创造了无数个赛场记录。去年曾经上映的电影《极速车王》正是改编的福特参加勒芒赛事的真实历史,而在那之后的几年内福特在勒芒取得了连胜,大大扩张了在欧洲的知名度,夺过了法拉利等欧洲车商的市场。此后福特陆续收购了林肯,马自达,路虎,捷豹,阿斯顿·马丁等知名品牌,正式成为了全球顶尖汽车公司之一。
2019年上映的电影《极速车王》改编自福特与法拉利在勒芒赛事中对抗的故事
时至今日,福特公司依然由福特家族主导,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家族品牌”。经过百余年来的发展,福特的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北美的居民已经将福特当成了国民品牌,几乎人人家中都有一辆福特的轿车或者皮卡。在2019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福特公司位列第30位。不过这种单独依靠家族成员经营的企业难免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近些年的福特公司也正在遭遇困境,像阿斯顿·马丁等子品牌都已经被其他企业所收购。福特汽车公司在迪尔伯恩的总部旁边有一座著名的汽车博物馆,记录了福特公司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座博物馆每天的游客依然很多,当地人基本都会选择全家出行。然而附近的“汽车城”底特律早已深陷破产危机,不复当年的辉煌。如今引领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园区,正在进行新的产业变革。那里的城市正欣欣向荣,即将成为下一个“汽车城”。
福特汽车博物馆
在亨利·福特创业之初,也许他不会想到自己手中的公司会成长为如今的参天大树。“T型车”,“流水线生产”这些傲人的发明,带动了全球工业向现代化的转变,如今的人们依然把严格的企业执行力,高效的工作环境称之为“福特主义”。而在公司扩张中遇到阻碍时,亨利·福特二世又成为了救世主,带领家族在世界范围内站住了脚。细算来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福特家族跟随着庞大的公司经历了数不尽的潮起潮落,面对现在新型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个古老的家族正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领军人物,去做出全新的改变。
位于美国迪尔伯恩市的福特汽车公司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