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书圣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品都在这儿啦

史上最全的书圣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品都在这儿啦

王羲之的法帖目录:

1 兰亭序2 乐毅论3 黄庭经4 东方朔画赞5 佛遗教经6 孝女曹娥碑7 临钟繇千字文8 王略帖(破羌帖)9 丧乱帖10 二谢帖11 得示帖12 奉橘帖13 如常帖14 快雪时晴帖15 孔侍中帖16 其书帖17 姨母帖18 寒切帖19 长风贴20 丘令帖21 行穰帖22 十七帖23 频有哀祸帖24 初月帖25 官奴帖26 追寻帖27 极寒帖28 伏想清和帖29 近得书帖(永兴帖)30 虞休帖31 得万书帖32 衰老帖33 里人帖34 秋中帖35 司州帖36 不快帖37 太常帖38 吾唯帖39 袁生帖40 重熙帖41 采菊帖42 独坐帖43 想滨帖44 秋月帖(七月帖)45 此郡帖46 八日帖47 月半帖48 远宦帖49 知念帖50 瞻近帖51 清和帖52 嘉兴帖53 转佳帖54 奉告帖55 鲤鱼帖56 一日一起贴57敬豫帖58追寻伤悼帖59 临川帖60 袁生帖61 疾患帖62 定听帖63 俎署帖64 长素帖65 谢生多在帖66 奉对帖67 汝不帖68 更安和帖69大小悉帖70不审帖71 运民帖72 大热帖73 周常侍帖74诸怀帖75得西问帖76 中郎帖77 发虐帖78 肿不差帖79 昨还帖80 贤内妹帖81 狼毒帖82 夜来腹痛帖83 安西帖84 阔转久帖85 不审帖86 飞白帖87 小佳帖89 增概帖90 由为帖91 独坐帖92 如兄子帖93 黄甘帖94 尊夫人帖95 日五帖96 雨快帖97 取卿帖98 适得书帖99 适欲帖100 行成帖101 阔别贴102 建安灵柩帖103想第帖104 节日帖105 仆可贴106 知欲东帖107 小婢帖108 日月如驰帖109 如何贴110 想上下帖111 奄至帖112 桓公帖113 时事帖114 诸从帖115 谢范新妇帖116 平安帖117 比诸贤帖118 宰相安和帖119 此事帖120 三月十三帖121 舅母帖122 又不能贴123 纸华精贴124 秋中帖125 严君帖126 疾不退帖127 力东帖128 儿女帖129 小园帖130 讲堂帖131 思想帖132 平康帖133 大都帖134 劳人帖135 得书知足下问帖136 半截碑137 圣教序138 洛神赋139 阮郎帖140 苦不得眠帖144 十一月四日帖145 知君帖146益州帖147 自慰帖148 言叙帖149 执手贴150 但凡帖151 鹘等帖152 西问帖153 丘令帖154 足下佳帖155 爱为上156 毒热帖157 二哥帖158 劳弊帖159 豹奴帖160 雪候帖161 道意帖162 尝新帖163 何当帖164 宏远帖165 散势帖166 罔极帖167荀侯佳帖168 知远帖169 梦秋帖170 昨得期书帖171 二月二十日帖172 十二月六日帖173 省飞白帖174 皇象帖175 源日帖176 従洛帖177 贤室帖178 多日帖179 期已至帖180 远妇帖181 舍子帖182 得万书帖183 折药贴184 承足下帖185 今日热甚帖186 君学书帖187 致酒帖188 迁转帖189 万福帖190 吾怪帖191 累书帖192 腕兼帖193 服食帖194 尚停帖195 百姓帖196 大道帖197 长平帖198 今因帖199 然恐帖200 数有帖201 丹阳帖201 君晚帖203 热日帖

花间一酒壶 >《王羲之法贴》

2018.03.30

关注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王羲之的书信手札王羲之的22封书信手札包括:《行穰帖》《胡桃帖》《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妹至帖》《频有哀祸帖》《平安帖》《丧乱帖》《上虞帖》《大道帖卷》《姨母帖》《游目帖(蜀都帖)》《雨后帖》《远宦帖》《瞻近帖》《大报帖》。

小编与您一起探访1700年前书圣书信中的生活。

1《行穰帖》

《行穰帖》为王羲之草书作品,2行,15字。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据说《行穰帖》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从圆明园(宫廷)流落到民间的国宝,同时流出的还有钟繇《荐季直表》和苏轼《黄州寒食帖》等。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2《胡桃帖》

《胡桃帖》为《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七通尺牍。草书,6行,49字。信中提及王羲之去官之后,在田里以种果为乐事。《胡桃帖》书法风格多纵引、折笔之势。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唯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大意您寄来的信上说,这种水果很不错,可以帮我弄到种子,我将取来种下。我在这里种下,你那里的胡桃都生长了。我最爱种果树,现在在田里,只做这件事,所以向在远方蜀地的你提起。你送来这些种子,真是很实惠。

3《雨后帖》

释文今日雨后,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父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注:□ 代表模糊无法辨认的文字。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4《妹至帖》

《妹至帖》为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2行,17字。草书作品。作品无题跋和收藏印记,亦未见著录。1973年在“昭和兰亭纪念展”上首次公开于世。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5《寒切帖》

《寒切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写。纸本墨迹,草书,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6《二谢帖》

《二谢帖》为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唐代摹本,行草书,纸本墨迹,5行、36字。《二谢帖》的书法风格为“时草时行,间有近楷者,体势间杂。用笔的轻重缓疾富有变化,其字势尚方,颇见骨力”。《二谢帖》与《丧乱帖》《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9厘米。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大意与二谢近来未能常会面,(为此我)等待责备并深感不安。我携女再叩拜。想来邰儿等全都好吧。前些时间忧担忧的事已妥善。所送事议应当考查并予以省察。(我身体)左部(时而)仍剧烈疼痛。

7《长风帖》

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8《游目帖》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草书,11行,102字。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中国书法全集》评价《游目帖》:“行、草书间杂,笔画遒劲爽利”。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大意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时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9《瞻近帖》

《瞻近帖》是《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是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对郗愔来会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兴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来期。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大意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来这里居住,等待您来到,不胜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实现,要告诉我日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这里地既隐僻,又当时令特佳,所以很高兴您能前来。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

10《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大意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

11《孔侍中帖》

此帖为行草书,3行,25字,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作品墨迹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12《得示帖》

《得示帖》与《丧乱帖》、《二谢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9厘米,称为“丧乱三帖”。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大意收到您的来信,知道您的病情还没有好转,我非常担心,我的状态也非常不好,明天日出后才能出发到您那里去,因为不能接触雾气(现在还在)。等待(五石散)药性发散(身体恢复)。王羲之敬上。

13《平安帖》

此帖为行书作品。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纵24.7厘米,4行27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为宋临摹本。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字。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14《何如帖》《奉橘帖》

《何如帖》是东晋王羲之书写的手札尺牍。行书,3行,27字。结体瘦峻,点画铦利。收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迹为唐代依照原作双钩廓填的响拓本。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大意王羲之告:不知阁下身体近来又怎样?(此事)等待一段时间再奉告。由于我身体受寒不适而无可奈何,(此事)探究后再告知。羲之告。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奉橘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行书,2行,12字。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书法作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大意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

15《姨母帖》

《姨母帖》在王羲之的书法中属于“过渡型”的书体。它对研究东晋书法,和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帖6行,42字,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帖中文字虽属行楷书体,但书法中还留有隶书遗意,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整体风格厚实凝重。王羲之和他的姨母感情十分深厚。从帖文来看,王羲之突然得到姨母去世的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连正常的事务都不能安顿料理了。

16《大道帖》

《大道帖》为行草作品,2行,10字。笔势连贯类草书,却以行书结字为主调。“耶”字末笔竖画纵长,为王书中不多见的异态。清人孙承泽以为是米芾所临。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备注刘涛释文为:“大道久不下口先米然耶。”其中“口”表示未识字,将“未”释作“米”字。“与先未然耶”句中的“与”,一作“知”。

17《远宦帖》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锋甚明显,体势多有章草意味”。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大意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18《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存世的《频有哀祸帖》摹本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大意频有哀祸的事情发生,悲痛如刀一般地切割内心,无法克制和平抑自己(的痛苦情绪),怎么办啊,我已无可奈何。即使安慰,也仍会倍加感伤。

19《上虞帖》

《上虞帖》一般指《晋王羲之上虞帖卷》,又名《夜来腹痛帖》,草书,纵23.5厘米,横26 厘米,7行共58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20《大报帖》

《大报帖》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有关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之一。2013年1月8日早上,日本NHK电视台发布新闻,称一件王羲之的双钩摹本在日本被发现,被称为《大报帖》。此次发现的摹本长25.7厘米,宽10.1厘米,分为3行,共24个字:“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这被认为是书信的一部分,可以看出王羲之的日常生活和心情。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21《丧乱帖》

《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其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8行62字,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4厘米。在圣武天皇时期传入日本。2006年3月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展出。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大意羲之顿首:时局动乱不堪,先祖的坟墓再次遭到不幸,受到残害,追忆之思之甚,哀号伤心之极,都痛彻心肝,面对悲痛如何是好!虽经立即修复,但无机会飞奔驰往一吊先人,悲哀之情愈来愈深,如何是好!面对信纸泣不成声,悲不成言。王羲之顿首顿首。

22《初月帖》

此帖为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大意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

墨香茶谣2022-09-05 20:42关注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不可超越的高峰,他被誉为“书圣”,其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便一起来欣赏一下王羲之的妙绝古今的书信手札,探访1700年前,王羲之的心境。

《行穰帖》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行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作品,2行,15字。其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胡桃帖

【释文:得足下旃罽(zhān jì),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胡桃帖》为《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七通尺牍。草书,6行,49字。信中提及王羲之去官之后,在田里以种果为乐事。《胡桃帖》书法风格多纵引、折笔之势。

雨后帖

【释文:今日雨后未果奉状,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使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雨后帖》传为王羲之所书的一通信札,所谈之事不可考,书字不够规范,个别字难于辨认。从此帖的墨色浓淡变化观察,与运笔的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无勾摹痕迹,因此判断此帖应是古临本,书写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绍兴以前。

《妹至帖》

【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妹至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2行,17字。草书作品。此帖墨色鲜艳,书风畅达、圆劲。写于灰色纵纹白麻纸。

《寒切帖》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写的草书,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二谢帖》

【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二谢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此帖书法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长风帖》

【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王羲之《长风帖》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草书,共11行,102字。此本为诸遂良临摹本,笔意洒脱,姿态横出,无后人点画,有晋人遒润之风。

王崇齐在《褚遂良摹《长风帖》墨迹初探》一文中认为:“历来归属为褚遂良所摹之王羲之《长风帖》,……用笔与点画与米芾有相当的关连,学者如王壮弘已指出其为米芾临书,其他学者亦有相同鉴识。”

《游目帖》

【释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

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瞻近龙保帖》

【释文:(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纵二五厘米,横三七·五厘米。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此帖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

《初月帖》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早期的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

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其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快雪时晴帖》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此帖是王羲之向朋友问好的一封书札,据传此帖或为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为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全文4行,28字。

《快雪时晴帖》点画俯仰生情,钩挑都不露锋,结体以方形为主,平稳匀称,字字独立,笔圆墨润,介于行楷间,活而不滞,力透纸背。整帖看来雍容古雅,圆浑研媚,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孔侍中帖》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王羲之《孔侍中帖》,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行草书,3行,25字。《孔侍中帖》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力丰筋”于此帖尽显。其结体似欹反正,敦实而又趋势若动,工而灵活,布白疏密匀停,动静结合,清新隽逸,作品墨迹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得示帖》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得示帖》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或响拓而形成的唐摹本。其书风遒丽,初不欲草,草不欲放,有张有驰,有缓有疾,运用之妙,自出胸臆。数字草书,流畅纵逸,发挥了字势的结构美。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平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用笔峻利,沉著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起讫牵带,丰富多变,饱满完整,实为行书楷则。章法布局疏密得当,雍容之态,酣畅之情,可为行书之典范。

《何如奉橘帖》

释文【何如帖 :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何如帖》,行书,是王羲之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的帖子。此帖较端整,结构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行书,是王羲之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此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平安、何如、奉橘》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

《姨母帖》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姨母帖》为东晋王羲之作品。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姨母帖》为唐摹本,6行,42字。作品书法风格,不类传世王羲之诸摹本。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整体风格厚实凝重。此帖是为卫夫人的离世而写。公元696年由唐代武则天命人双钩廓填,集于《万岁通天帖》中。

《大道帖》

【释文: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大道帖》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

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曰:“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远宦帖》

【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

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从中甚可体会古人作草并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无阻塞;但全面来看,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足可流连其间,领悟寄情其间,遣词造句之含蕴。

《频有哀祸帖》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忧悬帖》

【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忧悬帖》全篇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其行轴线趋向平稳,与王羲之《姨母帖》相似,但各段轴线吻合严密。“忧悬”两处错位较大的断点成为流畅、缜密的节奏中有力的顿挫,使稳重中平添生动之致。王羲之早期作品中,单字轴线倾斜大都不超过6度,以接近垂线者为多。

《上虞帖》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大报帖》

【释文: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大报帖》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有关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之一,有助于研究王羲之的书风,摹本长25.7厘米,宽10.1厘米,分为3行,共24个字。

《丧乱帖》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10幅传世作品,字太美了,不愧是“一代书圣”

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2023-07-09 14:11 江苏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的巅峰是在魏晋时期,而王羲之在梁武帝之后,一直被世人推崇,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的加持,成就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

王羲之的书法是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后世名家无不是从王羲之的书法当中攫取一点加以阐发而卓然成家的!王羲之的书法就好比汪洋大海,而后世的名家则是这条大海当中引出的涓涓细流!所以王羲之堪称书法界的“扛把子”!

王羲之生平最为人称道的是下面这10幅字,这10幅字风格各异,堪称书法史上的巅峰,也是王羲之最美的10幅字,这字也十分养眼!

快雪时晴帖

第一幅:《快雪时晴帖》

此帖乃是王羲之问候有人的一封信札,笔法圆雅,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在线条的内部却有着极为负责的变化,此帖在行气上有一种动态平衡,在重心的不断摇摆中,呈现稳厚的端雅风姿。

此帖曾经被乾隆皇帝奉为自己的“三希堂法帖”之首!

远宦帖

第二幅:《游目帖》

《游目帖》乃是王羲之诸帖当中字数极多的一幅,这幅字方圆皆备、刚柔相济,其笔法既有汉魏的篆籀笔意,又有晋人独有的绞转笔法,在章法的处理上更是变化多端,但又能合乎自然,乃是晋人书法的极致之作。

奉橘帖

第三幅:《奉橘帖》

此帖仅有12个字,但却被历代书家所推崇,赵子昂说:得古人数行书,可以成家矣。这幅《奉橘帖》虽仅有12个字,但是笔法完备,字法变化入微,在坦然清纯中蕴含无限意趣!

远宦帖

第四幅:《远宦帖》

此帖乃是王羲之为数不多的草书手札,通篇的字法极为简约,在气势上毫无阻滞,一气呵成,是妍美书风的极致体现,后世之人学草书,多从此帖中取法!

丧乱帖

第五幅:《丧乱帖》

如果说书法可以分境界高下的话,这幅《丧乱帖》足以代表王羲之书法的最高水平,要说米芾的字是“八面出锋”的话,这幅字则能做到16面出锋。

这幅字的取胜之处还并不是笔法的多变,也不是结字的精雅,而是书法的律动之美能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伟大的艺术品所共有的特征!

哀祸帖

第六幅:《频有哀祸帖》

这幅字乃是将行书跟草书杂糅在一起的作品,线条曲直相生,用笔方圆自然,在书写的时候,欹纵变化,没有极高的技法作为支撑,是写不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的!

上虞帖

第七幅:《上虞帖》

此帖最重开合变化,其次是线条的丰富性,这种体现并非是唐人以后的提按笔法所写出,而是以节奏的变化,行笔的迟涩来控制,想体会晋人用笔的真谛,这本帖是你的不二之选!

寒气帖

第八幅:《寒切帖》

此帖虽为唐代钩摹本,但也难掩“书圣”的功力,用“超凡入圣”这四个字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其笔锋的变化,墨色的变化,也是后世名家所难及!

通天帖

第九幅:《通天帖》

此帖被武则天珍藏一生,是所有的王羲之摹本当中最为接近真迹的一件,这并不是传统的“双钩填墨法”,而是“并行线拓”的方法所防止,跟真迹几乎毫无差别!

褚遂良摹兰亭序

定武本兰亭序

神龙本兰亭序

第十幅:《兰亭序》

这幅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精妙之处,我们不多赘述。

相关推荐

​浅析台湾海军能力以及台湾军舰的来龙去脉

​浅析台湾海军能力以及台湾军舰的来龙去脉

76

浅析台湾海军能力以及台湾军舰的来龙去脉 首先更正一张图,上篇在临发布之前决定加一张主要军舰的侧视图,结果没注意基隆级用了一张台湾网友制作的垂发升级想象版,现在改回来...

​中华特色小吃技术配方大全

​中华特色小吃技术配方大全

168

中华特色小吃技术配方大全 本套小吃技术大全配方详细、制作工艺讲究,资料完整。 覆盖火锅、烧烤、面食、各种肉食等十三个大类六十多个小类。 掌握几项特色技术一定会给你带来...

​黄宾虹生平(附浙江美术馆藏作品高清大图)

​黄宾虹生平(附浙江美术馆藏作品高清大图)

129

黄宾虹生平(附浙江美术馆藏作品高清大图) 中国书画邮 今天 || 黄宾虹,原名懋质,因生于农历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讳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质,字朴存。用别号甚多,以宾虹为最。...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四年大战)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四年大战)

121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四年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或称欧战 )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战火最终延烧...

​点亮宿舍楼!高校毕业生凌晨大合唱,看哭网友

182

点亮宿舍楼!高校毕业生凌晨大合唱,看哭网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 #高校毕业生凌晨12点大合唱# 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5月23日,山西太原 中北大学学生因为疫情影响 无法出校门庆...

​当亲情交错,那些年听过的最混乱的家庭关系!

​当亲情交错,那些年听过的最混乱的家庭关系!

165

当亲情交错,那些年听过的最混乱的家庭关系! 在社会的纷繁复杂中,家庭关系往往被视为最稳固的港湾,然而,当亲情遭遇伦理挑战,这些港湾也可能变成迷宫,让人迷失方向。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