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建座“城”,想想都激动!“香山大学城”要来了?
高校,是给大学生插上翅膀的地方。也是给所在城市提供人才的沃土。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最直接的来源,是一所城市的高校资源。
一则“香山大学城建设启幕,公共实训基地开建”的消息,最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有人兴奋、有人疑惑、更多的想了解详情……
大学城的位置在哪儿?
大学城将迁入哪些高校?
为什么要建这个大学城?
大学城能给平顶山带来哪些益处?
……
经多方打听交流、查阅信息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笔者与网友共同探讨以上疑问和话题。
香山大学城建在哪儿?
香山大学城涉及新华和新城两个区,大体范围应该是东至西环路、西至梅园路、南至湖滨路、北至平煤铁路专用线。这一区域包含了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两所大学。香山大学城先行区也在这一范围内。
香山大学城区位图,圈内为先行区
而大学城的“先行区”的位置却是在新华区,具体在龙门大道以东、新兴路以西、湛河以北、平煤五矿以南这一广阔的区域。
大学城先行区总平面图
大学城先行区效果图
今后,如果大学城先行区的建设能够铺开,先行区东西两边的区域也有可能被“吸纳”进来。
12月22日开建的公共实训基地位于大学城的南部区域,面积约60亩,是整个大学城很小的一部分。
但这个公共实训基地的开建却意义重大,它是白龟湖科创新城、香山大学城高标准起步、实质性开局的标志性项目,也是香山大学城首个开建的项目。
实训基地航拍图
实训基地位置图
这个实训基地分两期进行。此次开工建设的为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用。
实训基地效果图一
实训基地效果图二
基地功能定位为“两园区、五平台、十中心”。
“两园区”即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省级创业孵化园。
“五平台”即公共实训平台、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技能竞赛平台、技能等级评价平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十中心”即能源化工与尼龙新材料公共实训中心、先进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车辆制造与维修公共实训中心、智能建造公共实训中心、陶瓷制造与工艺公共实训中心、电工电子与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云计算通信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公共实训中心、文旅康养公共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餐厅)公共实训中心。
科创新城与大学城是什么关系?
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工仪式的主席台背景幕布上和工地的门头上都显示的是“白龟湖科创新城·平顶山市公共实训基地”,既然实训基地是香山大学城的组成部分,那么,香山大学城与白龟湖科创新城是个什么关系呢?
实训基地项目地门头
这就要说说白龟湖科创新城是咋回事儿了。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思路,我市将按照“一核两区、一环两带”空间格局,规划建设59平方公里的白龟湖科创新城。
“一核”,即科创融合中心,也就是花山智慧岛,通过集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配置共享实验室、科技大市场、高端会议酒店等,打造集科技研发、商务金融、生活休闲、创新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联创综合服务核心。
“两区”,即产教融合片区、智造融合片区。这里主要说说产教融合区,产教融合片区以科研教育为引领,突出高端创智服务功能,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联动发展,建设以教兴产的科教之城。
科创新城会议内容截图
具体的思路是,依托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本地院校迁建、知名院校合作、产教融合配套三大工程,打造“2+3+X”高教资源汇聚地。强化共建、共享、共生理念,建设体育场、体育馆、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各高校毗邻区建设创智谷项目,科学布局创业总部基地、校企合作研究中心以及网客村、创客村、青创坊、创意时尚街区等,着力打造职教产业融合示范区。
科创新城文章内容截图
这个产教融合区,就是香山大学城,其先行区就是上边所说的区域。因此,香山大学城是白龟湖科创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城里将迁建几所高校?
其实,哪些高校将迁建到大学城,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消息。
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国内985、211高校合作在香山大学城里建分校的可能性是太大的。
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会议内容中“实施本地院校迁建”这一表述,迁建到大学城里的高校应该是市区现有的几所大专院校。
前边已提到,香山大学城将打造“2+3+X”的高教资源汇聚地。
“2”,即河南城建学院和平顶山学院,当然这两所大学整体迁建到大学城先行区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依托这两所大学的优质资源,实施本地院校的迁建。
“3”,位于市区的3所大专院校。这三所大专院校,不少鹰城人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他们的校名。
根据市相关部门的香山大学城“概念规划阶段”的内容,这3所大专院校的其中2所,均规划在大学城先行区南部区域,也就是平安大道与湛河之间地带。其中A高校校区位于刚刚开建的公共实训基地西边,即平安大道与龙门大道东南侧,B高校校区位于公共实训基地的东边,即平安大道与新兴路的西南侧。
另一所大专院校拟建在先行区以东南区域,笔者称其为C高校校区。
三所高校位置图
“X”,是指多个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机构。当然,这是下一步需要下大力气引进国内一些知名大学来平设立研究生院或研究机构的。
就本地两所本科大学来说,目前都已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并都与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将来这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后,其研究生院建在大学城先行区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
大学城,怎样的规划布局?
香山大学城先行区以平安大道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
大学城先行区总概念图
南部主要是高校校园,以教学和实训为主。
南部校区分布图
A高校校区位置图
A高校校区建筑概念图
B高校校区位置图
B高校校区建筑概念图
上边已经提到,另一校区位于大学城先行区的东侧,面积比A、B校区稍大些,校区北至平安大道,南至建设路。
位于大学城先行区东南侧的C高校校区
大学城先行区的北部主要是文化体育设施区和以创业创新为主的创智区,规划上称之为创智谷。
其中东北部为共享文化体育设施区,主要有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学生创业指导中心、青年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学生健身中心等。
北部文化体育设施区位置图
共享文化设施概念图
共享体育设施概念图
西北部为创智谷,主要有校企合作服务中心、工程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创业总部基地、商务酒店、青年公寓等,以及极客村、网客村、创客村、青创坊、创意时尚街区、创意展厅、青年市集等。
创智谷区位置图
创客中心概念图
青创中心概念图
青年集市概念图
南区和北区由过街天桥相连,天桥拟设立在南区两所高校校区之间,分别连接两个校区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区。天桥坡度很小,能够方便学生和教职工步行、自行车以及电动车的使用。
过街天桥概念图一
过街天桥概念图二
大学城最有特色的是规划拟建三个湖泊,北部中间地带拟建北创湖,南部的A高校校区拟建西溪湖,B高校校区拟建东山湖,三个湖泊之间均有水系相连,水系与湛河相通。
大学城三个湖泊示意图
为什么要建大学城?
建大学城,实质上是对我市现有高校的校园功能、教学模式和校园环境的一次大的改变和重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虽然现在的职业类大专院校已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自成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封闭式的校园环境,仍显得与社会和企业互动的机会较为匮乏,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
一方面学生与其他高校、企业及社会交流不足,产业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校园中的教育资源和公共资源受限于物理空间,建筑和设施通常只服务于校园内部,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此,香山大学城的一个重要定位是“资源共享,产教融合”,为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技术和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大学城的科技信息枢纽概念图
首先是产业与校园的深度融合,这就意味着将来迁入大学城里的高校要在应用型教学转型上迈出大的步伐,甚至是资源重配、师资重塑、课程重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学城里的多功能产学研楼,科技信息枢纽、校企合作研究中心等设施,无疑为打造灵活的教学、实训、孵化、成果展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各高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研究和产业合作项目进行调整,促进产学研合作。
同时,大学城还将打造成为开放和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城市文化的交流和传承,鼓励校内外人员自由流动,共建共享未来城市生活。
校园环境一角概念图
文化体育设施模拟场景图
这样,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就在大学城里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平台。
因此,大学城里不仅要建大量的文化和体育设施,供大学城内的各高校师生、企业和社会人士共享共用,而且还要建青年活力创业中心——创智谷,即创意街区、创客中心、创业总部基地、校企合作研究中心等,让各高校的学生不仅有老乡圈、班级圈、室友圈,还有创业圈、练手圈、师徒圈。这样就可让不同高校的师生在一起碰撞、师生与企业进行碰撞、师生与社会进行碰撞,激发灵感和探索,促进产学研一条龙教学模式的形成。
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建筑规划布局
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概念图
建大学城,给鹰城能带来哪些好处?
笔者梳理了一下,建大学城大体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既能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直接通道。
大学城的定位之一是产业与校园的深度融合,大学城里也将建立多家企业的办公、办事机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企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外地一些“大学城”的做法是,采取“定单”式教育,双方联手培养适合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理论知识由高校承担,实际操作由企业承担,学生毕业即可就业,学生进厂就能上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是,有助于提高高校的软硬实力。
市区现有的几家大专校院建校都几十年了,学校环境多数较为陈旧。
位于姚电大道的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建校于1996年。位于水库路的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二三十年了。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长安大道西段建有新校区,但离市区太远,比平顶山高铁西站还靠西,远离市城区和市区东部的众多高新企业。
如果这些学校能够迁建到大学城,不仅学校环境会大为改观,而且也能与众多的高新企业近距离地接触,对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大有益处,有助于提高高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吸引学生报考。
高校一角概念图
三是,有助于外地学生留在平顶山。
高校学生毕业后去哪里就业,取决于在哪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个人发展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平顶山是个老工业基地,在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近些年来平顶山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尼龙城新材料产业更是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人员。而校企深度融合的“定单”式教育,无疑能大大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另一方面,市区两所本科院校和三所专科院校每年招收新生共计接近3万人,其中外地生占了很高的比例。以今年秋季招生为例,平顶山学院共招收新生6230人,本地生仅450人,外地生源占比92%以上。河南城建学院招新生6037人,本地生326人,外地生源占比约95%。河南质量工程学院招新生5700多人,本地生1000多人,外地生源占比约8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上五所院校每年招收的新生中外地生源至少有2万人,这2万外地学生每年即便有十分之一留下就业,那么,平顶山每年就会新增2000人口,这样就弥补了我市人口流失的不足,为平顶山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型人才的支撑。
事实上,平顶山市区几所高校毕业的外地学生中每年都有不少留在了平顶山,鹰城自媒体圈内混得风生水起的岳向,是商丘人,平顶山学院毕业后先是回到了老家,但很快就回到鹰城创业,如今已成为鹰城的知名人士。
河南城建学院毕业的查永伟是信阳人,毕业后直接留在平顶山从事房地产营销,靠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极为敬业的精神,其代理一个项目成就一个楼盘,已成为地产圈里颇有影响的人物。
四是,有助于本地高校晋级升格。
在平顶山现有高校的基础上,我市也一直在努力让专科学院升为本科,让学院升为大学,比如几年前就开始筹划的化工大学、尼龙大学、城建大学等。
虽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就没有可能性,尤其是让高职高专类院校升级为职业类本科院校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大学城的建立,不仅可大大提高我市高校的环境形象,将来较高的就业率也会为大学城里的高校晋级升格大大加分。
人家周口市科技职业学院原本是当地的一家不太起眼的海燕技术学校,后来升格为职业类的大专院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又升格为本科院校,而且还更名为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近些年教育部每年都要批准一些专升本的院校,2023年河南省教育厅公示申报本科的院校就有多家,其中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申报为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民办),三门峡应用工程学院申报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公办)、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申报为郑州健康学院(民办)等。
而且,人家濮阳市与中国石油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濮阳联合研究院,驻马店平舆县与中山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濮阳联合研究院
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截图
显然,一些工业基础、产业规模都不如平顶山的城市,还纷纷让当地职业类专科院校成功“升本”,或拉来知名高校成立了研究院,咱大平难道就做不到吗?
事在人为,香山大学城的投建为我市高校“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大学城,何时能建成?
香山大学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投资是巨大的,推进也是极有难度的。
因此,短时间建成香山大学城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此困难中,钱是最大的难题。
三年疫情后,随着经济的下行,特别是土地收入的锐减,市财政已相当吃紧。
市区各高校的运转也仅是维持,没有多少财力进行大规划迁建投资。
河南理工大学平煤工程技术学院多年前就落户市区一所专科院校,开启了该校多个专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为本科生开辟一处新校区一直是该校的意愿,但苦于资金受限迟迟未能如愿。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以质量教育和质量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改变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为升本做做准备也是广大师生的追求,但钱从哪里来呢?
市区另一所职业类大专院校前几年才有了约500亩的新校区,再投入巨资迁建到大学城现实不现实?
显然,摆在大学城面前的困难不小。
但有困难就不办了吗?
有句老话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目前,平顶山已拥有了尼龙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3家。没有科技赋能,没有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发展后劲就会不足。
打造白龟湖科创新城,建设花山智慧岛和香山大学城是我市已定下的发展目标,就应该克服一切困难走下去。
平顶山的复兴大业指望的是尼龙城和科创新城,为推动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届市领导运筹帷幄、身体力行、多方奔波,在最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先后办成了多件大事儿。
2023年6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平顶山市成功举办;
2023年8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五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平顶山隆重启幕;
2023年9月16日,河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同一天,龙门实验室平顶山成果转化中心也揭牌成立;
2023年10月17日,尧山实验室在平顶山揭牌成立;
2023年11月11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尼龙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在平顶山成功举办。
……
显然,新一届市领导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值得鹰城人民的信任。
事在人为。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有句话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