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年106岁的开国上将——吕正操
吕正操
吕正操(1904.1.4-2009.10.13)、字必之,辽宁省海城市人。
早年在家乡读书,1918年外出做工,1922年入奉军当兵;相继任奉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东北军)张学良的卫队旅营长,东北讲武堂学员,张学良的副官,东北军步兵独立第16旅参谋处处长,国民革命军第53军第116师第647团团长(长城抗战)、第130师第691团团长(西安事变),东北武装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
1991年吕正操在美国与张学良会面
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0月14日,他在河北省晋县小樵镇将其所部改编为河北人民自卫军,举旗抗日。先后任河北人民自卫军司令(党代表孙志远),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政委王平【上将】、程子华),中共冀中区委委员(书记黄敬)、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书记贺龙)、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八路军冀中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总指挥贺龙,政委关向应),八路军晋绥军区司令员(政委林枫),中共中央西北局晋绥分局常委(书记关向应,代书记林枫)。
1945年4月出席了中共七大会议。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刘沙夫妇
抗战胜利后回东北;相继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书记彭真、林彪),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林彪,第一政委彭真,第二政委罗荣桓),东北军政学校校长,东北局西满分局常委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书记兼政委李富春、黄克诚),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林彪,政委彭真、林彪),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林彪),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委员会主任、铁路管理总局局长(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
吕正操、刘沙夫妇在晋西北
1949年1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部长兼司令员兼政委滕代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铁道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1949-1954),军委运输司令部司令员(1950-1954),国务院铁道部副部长兼部党组和部党委副书记(1954-1965)、部长(1965-1970)兼部党委书记(1965-1966),军委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4-1969)兼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和政委(1962),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64-1968),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吕正操将军戎装照
1969年遭诬陷、被关押。
1975年8月至1983年1月,任铁道兵政委、党委第二书记、党委第一书记。
1983年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含军委委员),第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当选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他是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位离世的老将军。
吕正操、刘沙夫妇合影
夫人:刘沙(1918-2006),河北省安新县人,享年88岁。
早年考入北平女子师范附属高中,1937年回乡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副部长,国家铁道部技术司资料处翻译科科长,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党支部书记,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
吕正操回忆录
文中涉及的部分人物简介:
孙志远(1911-1966),河北省定县人,后任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黄敬(1912-1958),浙江省绍兴市人,后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关向应(1902-1946),满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病逝。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林枫(1906-1977),原名郑永孝,黑龙江省望奎县人,后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